今年以来,大蒜等农产品价格持续暴涨,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近期,政府部门重拳严打哄抬农产品价格,以平抑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谁是农产品价格真正的幕后推手?农产品价格暴涨对物价有何影响?为此,和讯网特别策划了财经中国会系列主题论坛之“农产品价格暴涨背后”,邀请众多知名学者和业内嘉宾来深入探讨这些话题。以下是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的部分访谈文字:
务工成本的上涨就牵引着务农的机会成本在涨,这样会一直牵引大批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样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我们叫化石能源在农业中的运用,也就是大量化肥的运用,总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间,石化、化石能源就和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变成不可或缺的农产品决定因素,除了务工的报酬问题以外,化石能源金融化以后大部分产品都有产品金融化或者金融衍生化的现象出现,它很大的因素不是由化石能源本身的实体经济勾画的因素,而是由货币的因素,金融的因素决定化石能源的价值。
这是我们次债危机之后演变金融危机过程中已经看到演绎了很多,是一个鲜活的教材。成本角度来说,海湾地区算了一下,一桶石油的成本就只有5美金,美国北海岸也不过12、15美金的成本,成本角度看根本不可能解释化石能源价值决定因素,因为现在的价格都是70、80美金,化石能源背后是由金融来决定的。刘煜辉:由于化石能源又在生产资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得避免使得金融概念带来了农产品价值的决定。石油价格涨了,运输的价格可能要涨,化肥的价格肯定要涨,饲料的价格随之也要涨。
一是金融使得资产价格、楼市价格提升,导致务工的成本,城市的生活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牵引,二是生产资料的成本因素介入,这两方面因素肯定是一个交叉,最终推动着我们农产品在物价最后阶段,在通胀后期阶段,当然在中国粮食是封闭运行的,主要的粮食政府是强控、封闭运行的格局,它控制的幅度相信中国政府也能够控制,但其它以外的农副产品、市场这块,货币因素会有一个很强的牵引作用。